关税动荡:中美贸易战影响分析

概要:

  • 自 2025 年 1 月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对华进口关税提升 145%,中方随即对美国进口商品加征 125% 关税。 其中包括电子产品在内的某些类别商品予以豁免。
  • 中国对美出口量相较去年有所增长,可能是提前备货所致,但在 125% 关税政策实施后,较去年同期下降 25%。
  • 特朗普执政以来,美国对华出口量已下降多达 30%。
  • 自 2 月初实施新关税以来,从中国开往美国东海岸的货轮空班次数增长 100%,开往美国西海岸的空班次数增长 31%。

概览

4 月 9 日,总统特朗普推迟了几乎所有“解放日”关税措施,仅保留了 10% 的基准关税和针对中国的最高税率。 自 4 月 9 日起,中国输美商品需缴纳 125% 关税。 叠加今年早些时候实施的 20% 关税,中国商品适用的总关税税率达到了 145%。 这意味着美国企业原本 100 美元的进口成本现已升至 245 美元。

特朗普政府确实对占美国从中国进口总量约 25% 的电子产品实行了关税豁免。 这些商品暂未纳入 125% 的额外关税范围,但政府已表示未来将对该行业加征额外关税。

作为反制措施,中国对美国进口商品征收 125% 关税,大幅提高了美国供应商在中国市场的竞争成本。

美国对华进出口情况

进口

关税上涨促使美国企业寻求采购渠道多元化。 多年来,许多企业已逐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新冠疫情引发的供应链中断加速了这一趋势的发展。 下图对比了最近几周与去年同期的中国对美出口量。

图表显示,截至上周中国对美出口量保持稳定,这表明当前美国企业尚未大规模调整采购策略,但可能存在提前下单备货的行为。 然而,随着 145% 关税的正式实施,那些已经准备转变采购策略的企业似乎已开始减少从中国进口商品。 4 月 7 日关税新政生效当周,进口量与去年同期相比骤降 25%。 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更具竞争力选择的行业,未来从中国进口的订单可能呈下降趋势。

出口

作为对美国关税的反制,中国对美国商品也加征了关税。 下图显示今年以来美国对华出口量与去年同期对比变化。

与进口不同,美国对华出口量已出现下滑,这表明中国在调整采购策略以规避美国商品方面更具灵活性。 随着 145% 新关税政策的实施,预计美国对华出口量的下降趋势将会持续。

空班

随着中国关税增加和出口减少,从中国开往美国的货轮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空班,即承运商选择跳过停靠贸易航线上的某些港口。

上图显示了 2025 年 5 月从中国开往美国东海岸和西海岸的货轮计划将执行多少次空班。 开往东海岸的货轮将在 5 月最后一周达到峰值,执行 24 次空班,自 2 月份实施新关税以来增长 100%;开往西海岸的货轮紧随其后,将执行 21 次空班,增长 31%。

虽然承运商选择空白航行的原因众多,但在当前形势下,这样安排很可能是因为需求减少,这些航线的船舶运力超出需求。 对托运人而言,这意味着其通常用于装运货物的港口可能被跳过,需要换至新的卸货港接驳。 这可能给托运人造成困难,增加成本,因为托运人尚未和新的卸货港签订合同约定短驳费,需按即期市场价格接驳,因此必须快速进行调整,否则可能需要向港口支付滞港费。

受影响最严重的行业

基于对中国制造的依赖度、产品独特性及行业利润率,多个行业会受到近期关税变化的严重影响。 以下是几个值得重点关注的行业:

消费电子产品

智能手机、计算机和其他高科技产品等消费电子产品高度依赖中国制造。 若从其他国家采购这类产品,将大幅提高成本并延长交货周期。 尽管暂时豁免 125% 额外关税,但未来关税威胁及价格上涨压力可能促使制造商将生产活动转向低关税税率或低人工成本的国家或地区。

纺织品和服装

中国是美国主要的纺织品和服装供应国,其人工成本优势使得这些商品难以在其他地区实现同等规模的制造。 对这些商品加征关税将重创低利润率的美国纺织品和服装企业。 依赖中国进口维持价格竞争力的企业需寻求替代采购方案或自行承担成本,盈利空间可能受到影响。

农产品

大豆、猪肉、牛肉等农产品是美国对华出口的主力。 145% 新关税的出台可能致使中国减少进口这些产品,对美国农民和出口商构成不利影响。 该行业本就利润微薄,新增的关税负担将进一步压缩盈利空间。

化工和制药

化工和制药行业同样易受关税上调的影响,尤其是依赖中国生产原料药(API)的企业。 这些产品的替代来源有限,关税大幅上涨可能扰乱美国生产活动。 同理,中国对来自美国的医疗器械与药品征收报复性关税也将削弱美国制药企业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总结

近期关税调整,尤其是中国输美商品 145% 关税和中国 125% 报复性关税,将对两国间的进出口贸易产生深远影响。 重度依赖中国制造的美国企业将面临成本激增,可能开始探索其他采购渠道。 另外,美国对华出口商品也将受新关税阻碍,使美国供应商在中国市场的竞争难度加剧。

受影响最严重的行业包括消费电子、汽车、纺织、农业、化工、制药和奢侈品,尤其是那些利润率低或依赖中/美单一制造地的行业。企业为减轻关税冲击而调整采购策略,或将推动全球供应链进一步重构,可能对中美贸易模式产生长期影响。

Download